教育部重点课题“美国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模式及本土适应性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17-11-26

20171125日下午,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张会杰博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美国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模式及本土适应性研究》在考试与评价研究院1507室举行开题报告会。陈玉琨教授、苏忱研究员、戚业国教授、韩映雄教授、魏志春教授、田爱丽老师、刘姣老师、王绯烨老师,以及部分参与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出席会议。

张会杰博士首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等。她在报告中指出,美国以“常青藤盟校”为代表的一流大学的招生过程,涉及对校友子弟、教工子女、体育特长生、特殊才能及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先录取政策,这些做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一定争议。本选题试图摆脱以社会诚信作为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招生中核心影响要素的单一立场,在大体认可其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关注美国世界一流私立大学招生“潜规则”及其稳定的制衡机制,该机制是法治制衡、社会制衡与道德约束等多种制衡的综合,国内高水平大学本科招生可在这些方面寻求突破。

与会五位评审专家(四位课题组外)认真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开题汇报,专家组形成如下意见:

1.在本轮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和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的战略机遇期,深入研究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招生模式,以及本土适用性对我国大学本科招生制度建设及各大学自主招生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课题选题角度新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选题研究思路较为清晰,研究方法可行,前期研究基础比较扎实。课题组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资料,有比较合理的研究规划,科研经费保障基本到位。

3. 预期研究成果表述清楚,课题组成员分工较为明确。课题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上海纽约大学、上海教育考试院等多家机构,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经验基础,有利于准确把握相关问题。研究团队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

为进一步保证课题的顺利推进,专家组提出如下建议:

1. 建议将研究的对象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如,界定清楚招生模式”“适用性的具体内涵,本土适用性亦应包括不适应性,美国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本土不适应性的内容揭示不应忽略。可以选择典型案例——纽约大学与上海纽约大学的本科招生作为重点研究。

2. 为避免研究内容过于丰富和空泛,建议降低研究的重心,适当删减研究内容。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所罗列的研究问题是明确的,而且颇有价值。建议在有限的立项时间内聚焦预期研究成果所罗列的研究问题,立足对这些问题的精准回答展开本课题的研究。

3. 美国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并不透明,即便是美国本土学者也很难获取超越现有研究的一手资料。考虑研究经费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建议本课题立足已公开的有学术价值的二手资料,聚焦于美国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潜规则的制衡机制这一富有新意的研究问题,着力探讨在拥有充分招生自主权的前提下,一流大学如何在内外部制衡机制的制约下,使招生潜规则得以有效规避。